用信息公开“升级版”助推廉洁政府建设
- 编辑:轶闻遗事网 - 67用信息公开“升级版”助推廉洁政府建设
实体经济的收缩导致失业率高企,进一步放大了对危机的恐慌情绪,影响了居民消费支出,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陷入恶性循环。
欧盟只注重边界的拓展,而忽视新老欧洲在经济实力上的悬殊差距,进而忽视各成员国在社会、经济等低级政治领域的合作的深化。而之前的3次扩张基本上是每10年接纳3个国家。
法国总统萨科齐对英国首相卡梅伦在欧盟峰会上的粗口可见端倪。希腊债务危机下,法德等富国与希腊等穷国之间尚未形成相互回报的机制。而法国同样有着强烈的独立性和悠久的法国例外论的传统。就自我约束而言,欧盟各国要削弱自我利己的边界,从容包容他者。因此,悲观论者认为因为国家利己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永恒性,欧盟认同不可能建构。
客观上的相互依存可以通过相互回报而转化为主观上的欧盟认同。就同质性而言,欧盟各国都符合哥本哈根协定的要求。如果再次扩大救助机制中最大出资国——德(占总出资规模的27%)法(占总出资规模的20%)的救助成本,将有可能将德法拖入债务危局。
表现为:一是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外部融资成本大幅上升,两国10年期国债利率都超过6.5%。由于芬兰要求希腊提供贷款抵押担保,引起欧洲国家的反对和质疑。因此短期内,欧洲又需要借助必要的金融和社会政策,安抚缺乏耐性的金融市场和易受伤害的民众,应对财政整顿和制度变革带来的冲击。对于欧洲核心国家,如意大利等可考虑直接救助。
但如果直接救助,有可能面临欧洲外围国家债务重组带来的损失。欧洲危机国家的财政整顿引发的社会动荡持续不断
也可考虑借助欧洲稳定机制进行救助,并寻求可能的利益。EFSF不具备足够的资金来大量购买债券,稳定市场。一方面面临金融困境并寻求EFSF救助的国家可以退出,另一方面借贷成本很高的国家可以不充当担保人。由于国债和银行发行的债券,大部分为银行体系所持有,债务危机存在自我实现的风险。
四是欧洲的救助,需要综合考虑美国、日本、英国等主要国家主权债务可能的波动因素,还要综合考虑债务、货币和金融体系之间的相互传递。四是欧洲债务救助的政治阻力加大,北欧的一些富裕国家对升级欧洲稳定机制(EFSF)有较大的抵触情绪。仅从救助本身考虑,一是一旦决定救助,就需要足够的救助资金持续救助,否则容易前功尽弃。同时,各方就希腊经济改革目标出现分歧,欧盟、IMF和欧央行暂时中断对希腊改革的评估。
只有到迫不得已才会考虑欧元区的调整。大规模救助,还将不得不面对外汇储备调整引起的世界金融市场动荡。
表现为:一是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外部融资成本大幅上升,两国10年期国债利率都超过6.5%。作者单位: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 进入专题: 欧洲债务危机 。
欧洲政策研究中心则提出了两个新的方案:一是将EFSF转为欧洲货币基金(EMF),即将其注册为一个特殊的信用机构,在紧急情况下可从欧央行筹集资金。对欧债危机的基本判断欧债危机已不是简单的流动性问题,而是中短期因素相互交织的偿债能力问题。德国联邦宪法法院专门指出,禁止德国议会建立永久性机制,为其他成员国的决定承担责任。对于能从中获益的国家,需经欧洲委员会和欧央行的批准才能发债。因此,其本质是以德法为首的核心国家,向外围国家财政转移支付。欧债危机的最新进展欧债危机目前仍在恶化。
但这又会进一步恶化欧洲国家的外部融资条件,带来社会问题乃至政治压力,面临新经济增长模式风险等问题。更重要的是,欧债危机的发展已逼近现有救助极限。
IMF估算欧洲银行体系资本缺口达2000亿欧元。是否救助,已不是简单的流动性支持,还将涉及深刻的世界政治格局调整和外交等判断。
三是救助过程中,应寻求我国战略利益的最大化。欧洲危机国家的财政整顿引发的社会动荡持续不断。
大量机构认为欧洲需要债务削减框架。由于芬兰要求希腊提供贷款抵押担保,引起欧洲国家的反对和质疑。这些外围国家最终走向债务重组的可能性较大。欧洲需要借助金融市场的压力,推动欧洲政治和财政的统一进程,推动欧洲必要的财政整顿、制度变革和经济结构调整,同时也为部分国家未来必要的债务重组,提供市场条件。
在提供直接、额外贷款抵押的情况下,可考虑直接救助欧洲外围国家。欧盟轮值主席国波兰总理图斯克(左)与波兰财长罗斯托夫斯基出席新闻发布会。
如果再次扩大救助机制中最大出资国——德(占总出资规模的27%)法(占总出资规模的20%)的救助成本,将有可能将德法拖入债务危局。未来1-2年内,在局面稳定下来之前,欧洲的经济、金融甚至社会状况可能先会更糟糕。
近期,意大利政府有意放弃此前公布的455亿欧元的财政紧缩方案,引起欧央行的强烈关注。除德国部分议员外,荷兰提出,如果面临财政困境的欧元区成员国不调整预算,可选择退出欧元区。
二是需要设计必要的保护机制,区别对待。欧洲当前的各类救助计划,本质上都是国家间转移支付和赤字货币化,都是权宜之计,但又是必需的。欧央行干预后有所下降,但仍面临压力。欧洲危机的救助资金仍存在较大缺口,且存在设计上的缺陷。
欧盟考虑同时运作当前的救助基金和2013年启动的新救助基金。欧洲边缘国家的债务重组、核心国家的流动性救助、一定程度的货币化和外部融资,广泛的财政整顿、建立金融稳定和财政转移机制、更加有效的社会管理等,可能都是必要的。
为此,应充分估量可能的资金规模,联合拥有大量外汇储备的国家形成一定的机制,共同救助。但如果直接救助,有可能面临欧洲外围国家债务重组带来的损失。
类似的救助机制越多,德法两国的政治阻力就越大,欧元的前景就越危险。二是市场开始担心法国的主权评级,并细致评估法国部分银行破产的可能性。